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

发布时间:2018-01-05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于2017年6月10~1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王建中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会长阎小萍教授、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名誉主编刘忠厚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教育处张宏杰老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卓莉教授等出席会议。

阎小萍会长热诚欢迎各位来宾参加此次学术年会。此次年会邀请了来自境内外的中西医、民族医药领域专家学者与会,交流骨质疏松、风湿病的理论研究、临床经验、科研成果以及新技术、新疗法,聚焦大健康产业发展,借助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平台,通过学术盛会促进中国与世界、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中医与西医之间相互交流、切磋,不断提高骨质疏松及风湿病的诊治、研究水平,为我国风湿病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学术支撑。

张卓莉教授、刘忠厚教授、谢雁鸣教授、沈霖教授、林昌松教授、王拥军教授、陈平波教授、姜泉教授、刘健教授、庞学丰教授、董秋梅教授分别就“风湿病与骨质疏松”、“骨质疏松要规范诊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研制和AGREEII”、“应用micro-CT评价激素性骨质疏松骨微结构变化及中药的治疗作用”、“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 “特色民族药治疗痛风的探讨与应用”、“从‘肾主骨’到‘肾脑主骨’-代谢性骨病的理论创新与发展”、“踝关节骨折术后局限性骨质疏松症防治策略”、“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成人still病的中医治疗经验”、“阎小萍教授异病同治骨关节病经验” 专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讲座。

沈霖教授、赵超群、魏戌、宋倩、王强、董萍等人,分别就“血清基质Gla蛋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阎小萍教授治疗尪痹之‘欲尪’学术思想浅识”、“Identifying Risk Factors of Bone Mass States Transition for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Integrating Western Medicine Risk Factor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治疗活动期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数据挖掘与关联规则研究”、“蛇床子素调节成骨前体细胞骨保护素表达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研究”、“雷藤舒(LLDT8)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趋化因子影响的研究”做了大会发言。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7年理事会议。阎小萍会长进行2016年工作总结与汇报:1.风湿病分会自成立以来在不同民族地区开展的义诊和学术研讨活动;2.风湿病分会2017年成立12个学组,并确定各学组组长、秘书及成员,讨论学组工作计划。3.通讯工作,设置通讯员,各地区的活动积极上报。优秀论文的表彰,扩大风湿病在民族医药领域的影响力。阎小萍会长布置了2017~2018风湿病分会工作:1.分会建设,继续扩大民族医药理事比例,希望各成员积极推荐;2. 完善各学组建设。3.2018年学术会议初步拟定2018年5~6月在云南省召开。4.积极开展义诊、民族医学学术沙龙、以及继续教育学习班工作。建设风湿病分会微信群平台。孔维萍秘书长主持第一届理事会增补理事选举与表决。增补呼和浩特蒙医中医院杨丽珍主治医师、北京市丰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韩云主任医师及刘秀茹副主任医师为理事,北京市丰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乔树斌主任医师、王艳丽主治医师为常务理事。


本文由风湿病分会提供


学会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