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5日,以“脑血管病和运动障碍疾病的中医民族医诊疗”为主题,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2017全国中医民族医脑病学术大会暨脑血管病和运动障碍疾病高峰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理事会成员及会员,全国各级各类中医、民族医医院脑病科和相关科室医务人员59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杨文明主持,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侯勇书记、安徽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鲍远程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会长高颖、安徽中医药大学王鹏书记、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分别讲话。高颖会长强调脑病专业及相关领域工作者一起探讨脑血管病防治工作的意义,发挥中医与民族医优势共同寻求发展。
会议上相关专家做了精彩的讲座。高颖教授做《中风病全程干预方案的研究与评价》的学术报告,分析了中医防治技术与成果转化过程,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的形成,中风病证治规律等。 广东省中医院黄燕教授做《中药-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卒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实例》报告,提出中药-西药之间联合应用临床是普遍现象,但存在很多风险,按照国际通行研究方法是解决之道。安徽中医学院一附院鲍远程教做《肝豆状核变性中医研究成果》的报告,从临床表现、基因表达、发病机制等方面对肝豆状核变性做出介绍。胡日查教授做《治疗白脉病的三种蒙药对脑卒中模型大鼠脑内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的报告,以额尔敦-乌日勒为例讲解了蒙药的相关研究。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刘泰教授分享了《震颤中西医结合诊治》,认为中医药治疗震颤更有优势。十堰市人民医院蔡志友教授做《对痴呆诊断和预防的思考》报告,讲解了各系统疾病与痴呆之间的关系,并明确了中医药对痴呆的贡献。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杨文明教授谈了《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对策》, 提出中医药需早期介入、全程干预治疗,联合使用西药增强临床疗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樊小兵教授分享《脑梗塞急性取栓个体化治疗》, 通过两个病例分析取栓治疗的重要性。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医院吴云虎主任做《脑血管病介入的诊断与治疗病例分享》报告, 总结出脑血管介入的发展情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胡学强教授分享《卒中的免疫炎性反应与对应措施》, 得出免疫系统的激活将增加卒中风险的结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朱陵群主任分享《血塞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ogo-A/NgR及下游信号通路和神经可塑性调控机制的研究》,并从实验设计、造模、分组、给药、观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实验方案。张波教授带来《OSAHS or Narcoleps》, 详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发作性睡病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江幸福教授的《颅内动脉瘤》详述了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及其显著疗效。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谢道俊分享了《基于前庭理念的眩晕疾病诊疗策略》。安徽省中医院陈怀珍分享《特发性震颤的诊断治疗》。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瀚主任做《假性卒中》的学术报告,讲解了假性卒中的鉴别诊断及排除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孙林娟分享了《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型与线粒体相关因子的关联性研究》。安徽省中医院王艳昕的《帕金森病的步态障碍》阐述了帕金森步态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2017年理事会,会议由周莉秘书长主持。进行了增补候选人的选举、学组建设工作的讨论。高颖会长总结了2017年工作并讨论了2018年工作部署,初步确定2018年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2~3个有共性的学组共同讨论了相关学术问题。
文本由脑病分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