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换届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9-10-29


1.jpg 


2019年10月25-26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日友好医院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壮医药分会共同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换届大会暨2019年学术年会”在绿城南宁胜利召开。


这是来自多个民族医药风湿病团体共同交流、发展的又一次盛会,现场座无虚席,并且同步微信直播。大会以“团结、继承、发扬、创新”为主题,同期分会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会议,我们迎来了风湿病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同时召开了学组会议。

 

1572330805788342.jpg


10月26日上午八点会议开幕式顺利召开。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黄国东副院长主持,并依次介绍了莅临这次会议的嘉宾,他们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许志仁,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处长潘霜,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院长覃裕旺,中日友好医院阎小萍,南通良春中医医院朱婉华,广安门医院姜泉,中日友好医院陶庆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苏励,河南风湿病医院娄玉钤,云南省中医医院彭江云,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李凤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朱跃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肖长虹,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庞学丰,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照日格图等,对所有参会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陈靖宣读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主要成员名单,而后进行了证书颁发。阎小萍教授当选为新一届会长,关却才让教授当选为新一届执行会长,姜泉、娄玉钤、刘维、陶庆文、乌力吉巴托、彭江云、冷文飞、林昌松、刘健、马武开、董秋梅、苏励、肖长虹、张俊莉、郑继宇、朱跃兰、庞学丰、王新昌、陈平波、照日格图、周淑娟、蒙敖日布、罗江云、徐愿等27名专家当选为新一届副会长、孔维萍教授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凤珍教授当选为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新一届理事会隆重聘任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张炳厚教授、著名中医药专家房定亚教授、青海藏医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浴疗法”传承人李加先教授为名誉会长;聘任朱婉华、吉海旺、杨仓良、杨德才、吴宽裕、何开仁、张延昌、陈进春等8名著名中医药专家为名誉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许志仁致辞,对风湿病分会在学会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组建设、开展“专家共识”或标准制修订工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对学会的进一步发展寄予厚望,指出进一步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新当选会长阎小萍教授致辞,提出我们新一届风湿病分会,将以集聚民族医药行业优秀的医学人才、加强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与推广,提高民族医药工作者诊治风湿病疑难疾病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民族医药为广大风湿病患者的服务能力,推动全国民族医药风湿科伟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主要目标,积极努力做好“2个完善,4个提升”,即进一步完善学会组织建设工作,完善学组建设,提升学术交流水平,提升学组工作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提升风湿病分会服务能力,为全体民族医药工作者服务,为广大风湿病患者健康服务。


1572330853480191.jpg

 

1572330876127460.jpg


1572330910344254.jpg

 

1572330939123694.jpg


1572330963444087.jpg


1572330995105044.jpg


1572334123127645.jpg

 1572334261645993.jpg

 

学术年会精彩纷呈


26日年会上,邀请了民族医药风湿病学界顶级专家进行了主旨演讲。


阎小萍教授提出“中医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阎教授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在捍卫中华民族健康的立场中中医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讲述自己作为中医人,走遍全国各地,在传承着、讲述着、宣扬着中医药的精髓和运用中医药展示疾病中所取得的收获。并且系统讲述了中医对大偻(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572334317694231.jpg

 

姜泉教授介绍了中医对RA的认识,指出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正邪相搏,并且基于RA六大常见证候,建立了中国中医风湿病信息共享平台,按照中医证后规范化标准,进行调查分析,在治疗策略上,提出治未病、配伍理念、治病求本、辨证论治以及三因治宜。并且在2017年提出了《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


1572334361352688.jpg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炎焱教授分享了“影像学在SpA诊断中的应用”,指出影像学对SpA的诊断,疾病进展的评估和治疗效果的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讲述了X线骶髂关节炎的分级法,骶髂关节CT的影响学表现以MRI检查骶髂关节的优势,提出合理选择影响学检查才会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1572334402885637.jpg


云南省中医院彭江云教授指出在与OA斗争的过程中,各民族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OA诊疗理论与经验,丰富了祖国传统医药理论,重点介绍了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等民族诊疗技术和单方验方。


1572338385935424.jpg

 

河南风湿病医院娄玉钤教授介绍了痛风的概念,痛风与中医脏腑的关联,提出从“疾病全程”看痛风,病本在肾,痛风的发病即为肾的“升清降浊”功能不足。总体思路为基于西医诊断,应用“整体观念”,探索中医规律,抓住疾病本站,提高临床疗效。


1572338413107910.jpg

 

南通良春中医医院朱婉华教授介绍了孟河医派的历史源远流长,孟河地区历代名医辈出,并介绍了孟河医派的代表。并重点讲述了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的临床应用,并提出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风湿病的展望。


1572338444130764.jpg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李凤珍教授介绍了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1572338472420334.jpg

 

陆军军医大学方勇飞教授为我们讲授了脊柱关节炎临床诊疗心得提出减少SPA的误诊重点在于熟记炎性下背痛的定义,谨慎对待HLA-B27阴性患者,注意骶髂关节MRI的特征性表现。


1572338501292314.jpg

 

青海省藏医院关却才让教授介绍了藏医药浴法的起源历史,以及诊疗操作要点及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1572338526114602.jpg

 

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黄勇教授阐述了傣医学的起源、发展、核心理论,论述了傣医睡药疗法,并指出傣医睡药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原理与四塔五蕴的关系。


1572338644691348.jpg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梅花教授阐释了哈萨克医病机,并分享了哈萨克医治疗索尔布恩的技术的推广应用。


1572338677675211.jpg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董秋霞代巴雅尔图教授汇报了蒙医传统疗法在风湿骨病治疗中的应用。


1572338703123854.jpg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昌松教授系统介绍了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中医诊疗方案。


1572338734551925.jpg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何东仪教授介绍了雷公藤古籍中的描述,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对雷公藤的研究,及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572338762115217.jp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卓莉教授介绍了常用影像学技术——X线、关节超声、核磁、CT在炎性关节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1572338790123875.jpg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钟丽雁教授分享了双蚁祛湿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1572338816124069.jpg

 

广西中医药大学庞学丰教授介绍了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以及中西医诊疗。


1572338843365770.jpg

 

柳州市中医医院尹智功教授做了关于八段锦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躯体活动功能的临床研究报告。


1572338871135958.jpg

 

优秀论文汇报及颁奖


苏励教授、徐愿教授、刘佳、王秋燚、李克嵩、鄢泽然、王海洋、玉罕、刘君等人,分别就“补肾活血膏方对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影响的研究”、“治尪汤调节Wnt/β-catenin通路改善CIA大鼠骨破坏的机制”、“(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表现遗传介导的免疫反应网络变化”、“金乌健骨胶囊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P13K/Akt/mTOR信号调控机制研究”、“1223例女性RA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病程的调查研究”、“骨痹通方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MMP3、Bax、Bcl-2表达的实验研究”、“白族医药治疗痹证方药用药特点初探”、“傣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临床观察”、“蒙药文冠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汇报。之后,进行了优秀论文颁奖仪式,评选出优秀论文共38篇。


1572338923631749.jpg

1572338957402562.jpg

大会闭幕式上阎小萍会长再次对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对本次大会协办单位广西国际壮医院以及感谢秘书组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同时宣布明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将在新疆举办。


1572338990486560.jpg


1572339019234308.jpg

 

我们的中医药、民族医药都是中华民族医药的瑰宝,几千年来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健康事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学术盛会促进中国与世界、中医与西医、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之间相互交流、切磋,不断提高风湿病的诊治、研究水平,为我国风湿病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持和学术的支撑!


学会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