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成立大会暨2020年首届峰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0-11-09

2020年11月6日至11月8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成立大会暨2020年首届峰会在北京西藏大厦隆重举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许志仁会长、中日友好医院晁恩祥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孙塑伦教授、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达娃主任药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翁维良首席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谢雁鸣首席研究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刘玉玮教授、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奥·乌力吉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斯拉甫·艾白研究员、内蒙古医科大学那生桑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郑金生教授及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的210余位民族医药工作者参加此次峰会。会议现场成为民族医药的盛会,维吾尔族、蒙族、藏族、满族、回族、侗族、土家族、苗族、壮族、瑶族、白族、朝鲜族、乌孜别克族等20余个民族的代表,分别来自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大学院校及民族医药企业,代表们汇聚一堂共谋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与疾病抗争、维系民族生存繁衍的过程中,以各自的生活环境、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为根基,创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民族医药主要以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医药,民族医药经典名方历史悠久,多有古籍/经典著作记载,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民族医药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等基础比较薄弱,安全性、有效性常常缺乏循证证据。有些民族医药有证据可追溯、临床应用较多也比较安全,但是品种规模还不大,因此要加以培育;在民族医药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经过1年多的积极筹备,成立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员部主任陈靖主持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理事会民主选举,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刘玉玮教授宣读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批准成立函。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谢雁鸣教授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会长,斯拉甫•艾白研究员、奥·乌力吉教授、扎西次仁主任医师等当选为副会长,黎元元当选为秘书长。7家民族企业成为分会理事单位。分会同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学会领导为新任分会会长、副会长、理事单位、专家委员会的专家颁发了标牌、证书。

中国中医科学院领导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热烈祝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成立!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古典医籍中精华的梳理和挖掘,改革、完善中医药评审、评价机制,促进中医药研发和产业化。民族医药经典名方是民族医药宝库中的明珠,是历经时间验证的有效方剂,通过继承、筛选、挖掘、创新,使经典名方的理论得到阐释,明确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进一步研究经典名方的作用机制,使经典名方的学术价值和临床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和提升,这对我们民族医药的学术发展和造福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谢雁鸣会长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药上市后评价领域的引领者,相信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在谢会长的带领下,团结全国各族的专家学者,一定会在传承、创新民族医药,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做出贡献!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看到经过科学评价、筛选出一系列最具价值的经典名方,研究、发布一系列民族医药的评价方法和技术规范,培育出多个有竞争力的民族医药大品种!

许志仁会长在大会致辞中指出,非常高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大家庭喜添新成员!分会吸引了全国有名望、有造诣的民族医药专家济济一堂,涵盖20多个民族、产学研教管结合,具有广泛性;分会目标非常明确,重基础,建立了经典名方筛选学组和大品种培育学组,在分会成立伊始就开展科研项目招标,通过以学组为组织形态、以研究课题为纽带、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全方位积极开展分会工作。希望分会今后多中课题、多出成果、多获科技奖!谢雁鸣会长工作踏实,有思路,干劲足,积极性高,相信分会在谢雁鸣会长带领下一定会事业有成!推动民族医药学术进步!

大会讨论并通过了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以传承和创新发展为主旨,从民族医药理论源头梳理到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整合多学科、多领域专家智慧,运用符合民族医药理论的方法,引进循证医学、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以民族医药经典名方及大品种培育为关键重点,指导民族医药经典名方开发研究,建立相关评价方法和技术规范,有效推动民族医药的学术传承创新和产业的振兴发展。近期计划通过构建民族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经典名方筛选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若干个民族药品种为示范,对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为代表的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培育若干民族药大品种,建立一系列技术标准规范。谢雁鸣会长表示,分会将团结各民族热爱民族医药的专家学者,明确目标,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与时俱进,搭建好民族医药经典名方筛选与大品种培育的平台。力争筛选出30-50种民族医药经典名方,培育10-20个民族医药大品种,促进民族医药的传承、创新和振兴发展,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夯实工作业绩,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民族医药经典名方和大品种培育分会2020年首届峰会期间,举办了循证医学科研方法培训班,并邀请全国民族医药领域的学术领军人就民族医药经典名方研究、大品种培育的关键技术及法律法规、金融与大品种产业等主题进行学术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孙晓波所长、新疆维吾尔医药研究所斯拉甫•艾白研究员、内蒙古民族大学奥•乌力吉、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唐健元教授、北京大学史录文教授、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边巴次仁副总经理、贵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柴慧芳教授等专家学者就中药民族医药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维吾尔族经典名方筛选路径、蒙药经典名方研发与应用、经典名方研究的关键技术及法规要求、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关于开发藏药经典名方的几点思考、苗族医药经典名方的研究途径及民族医药在临床的应用、医药健康企业与金融投资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专家学者与各地代表、企业代表交流互动,气氛热烈。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分会首届科研招标项目评审。此次评审的科研项目,围绕民族医药经典名方的挖掘与大品种培育,设置基础项目和应用项目两类,基础项目主要资助民族医药经典名方的挖掘与筛选研究、文献研究和数据库建立,应用项目重点资助民族医药大品种培育。评审专家为民族医药研究严把质量关,献计献策,评审出经典名方筛选和大品种培育分会第一批科研项目,为分会的学术发展和产学研共建奠定良好基础。

学会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