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分会秘书处集体努力和全体理事的配合下,结合教育分会自身的实际工作,严格按照学会章程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民族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2020年,在教育分会领导机构和全体理事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国民族医药高等教育论坛在宁夏银川市成功召开
2019年7月12日-14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国民族医药高等教育论坛在宁夏银川市隆重召开。大会完成了教育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各项议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会长、副会长及相关领导及全国各省分会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年会是,自2017年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以来的第二届会议,大会圆满完成了会议各项议程。第一、对教育分会过去一年工作做了详细的总结,自2017年4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以来,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分会秘书处集体努力和全体理事的配合下,结合教育分会自身的实际工作,严格按照学会章程开展了工作,在加强分会组织建设、推动学术发展、搭建交流平台、举办民族医药知识技能大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第二、进一步推进了教育分会学组各项工作。在教育分会统筹计划指导下,教育分会蒙医药学、藏医药学、维吾尔医药、瑶医药学、彝医药学等四五个学组年度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会上总结了学组各项工作开展以研究解决学科面临的重点问题,开展民族医药相关工作及组织开展学术活动。第三、有效增补教育分会理事成员,为推进各民族医药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推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学组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教育分会秘书处经讨论研究申请增补新疆医科大学库尔班﹒艾力教授等2人教育分会副会长,宁夏医科大学周波教授等4人为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宁夏医科大学张立明等16人教育分会理事。第四、做好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奖励办法》的征求意见工作。为更好展示各民族医药学术最新研究进展,表彰在各民族医药科技领域中的优秀成果,调动各民族医药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中国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大会上向参会理事代表征求了关于《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奖励办法》的意见并达成了共识。
2、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学组建设工作
为推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分会学组建设工作,做好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2017 年学组建设工作要求,2018年教育分会围绕学术领域的重点方向,组建了蒙医药学学组、藏医学药学组、维吾尔医药学学组、瑶医药学组、彝医药学组等5个学组。研究解决学科面临的重点问题,开展民族医药相关工作及组织开展学术活动。2020年,根据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组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相关要求,教育分会组织各学组开展申报9项,获批立项6项,有效提升了教育分会民族医药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3、全国民族医药专业在校学生知识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为弘扬民族医药传统文化,传播蒙医药知识,2019年12月19、20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会和内蒙古医科大学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三届全国蒙医药专业在校学生知识技能大赛暨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高等院校蒙医药专业在校学生知识技能大赛》在内蒙古医科大学成功举办。区内外各高院校31支参赛队、共106名选手参加本次大赛。
我校派出9支参赛队,在学校大力支持和蒙医药教学团队的精心指导下,选手们刻苦训练、积极备战、奋力拼搏,在大赛中展示出我校学生的精神风貌,获得蒙医本科组第一、第二,蒙医护理组第一、第二,蒙医研究生组第二、第三,蒙药组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我校木日根吉雅、王布和朝鲁、明明三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区内外开展蒙医药教学的各单位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切实提高了蒙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了蒙医药专业高等教育的合作与发展,达到了弘扬民族医药传统文化的初心与使命。
4、民族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取得可喜的成绩
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事关民族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其改革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更高要求。我们要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国家发展全局,充分认识推动民族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内蒙古医科大学是蒙医药学高等教育的策源地和蒙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推动着。经过几代内医人不懈努力,呈现出领跑全国民族医药高等教育的良好局面。
我校在民族医药高等教育发展实践当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项,以及其他校级研究生及本科教学改革项目7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9篇。(2)全区第七届民族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我院布仁达来教授主编的《蒙医传染病学》(蒙古文版)和陈英松教授主编的《蒙医实验疗术学》(蒙古文版)荣获一等奖;松林教授主编的《蒙药材加工学》(蒙古文版)荣获二等奖;乌兰教授主编的《蒙医脑病学》(蒙古文版)荣获三等奖;包金荣副教授《蒙医疗术铜人与同仁堂药铺铸造的针灸铜人的比较研究》荣获优秀奖。
上述成果将对蒙医药双一流学科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5、博士点建设
2018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和西藏藏医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办认定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按照国家教育部反馈意见正在积极总结特色和优势,努力提升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不断整合资源,改善培养博士研究生培养条件。2019年,内蒙古医科大学招生首批蒙医学博士研究生6名,截止2020年以招生15名博士研究生,开启了博士研究生培养崭新的历程,使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
6、成功举办《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届蒙医药学专业研究生论坛》
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能力,营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主办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届蒙医药学专业研究生论坛”于2020年12月19日在呼和浩特举行。学校领导、兄弟院校专家教授、蒙医药专业研究生导师以及全体研究生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学术论坛以主题报告、研究生学术报告的形式进行。研究生论坛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民族医学(蒙医药学)各研究领域的交流与沟通,不断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7、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组织参与开展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1)我院国医大师吉格木德教授参与指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蒙医药预防和诊疗方案》的编写工作,并提出可参考的建议和意见,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诊断和医疗救治工作,按照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结合我区蒙医药参与救治情况,我院国医大师吉格木德教授等知名蒙医学专家参与指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蒙医药中医药预防诊疗技术指导方案》的制定工作,并提出可参考的建议和意见。
(2)基于蒙医学温病学(传染病学)知识,组织编写《蒙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手册》。
2020年2月7日,蒙医药学院组织相关专家,承担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任务,编写蒙、汉文两册《蒙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手册》,该书将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手册由蒙医药学院内科温病教研室资深教授、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蒙医温病学科带头人、蒙医传染病知名专家布仁达来主任医师主编,内蒙古医科大学乌兰教授,蒙医内科温病教研室、蒙医方剂学教研室相关专业老师成组成编写骨干。该手册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提出应用蒙医药防控知识和方法。在编写特色上,简要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及其疫源、致病特点等基本知识,介绍了蒙医学对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和以蒙医药理论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致病过程、病程、分型、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以及详细介绍了蒙医药对本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用药及其辅助治疗技术、在防控期间重点注意相关事项等诸多内容。此手册图文并茂,针对性强,具有较好的可读性,易于理解和掌握,对广大读者了解掌握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及预防其它传染病将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知识指导。该手册的出版发行对有效防治新冠肺炎及充实提升蒙医学均有重要意义。
(3)广泛动员资深教授专家,解读和科普宣传防治新冠肺炎知识。
1、2020年1月26日(正月初二),我院自治区名老蒙医、教学名师、蒙医学知名专家乌仁图雅教授在成吉思汗蒙古文博客网、“蒙古语信息交流”微信群、“璀璨蒙古”微信群(恒河之流微信群)、“bclvr er he”微信群等近十余家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群里从蒙西医结合及饮食文化的角度讲解了有关新冠肺炎发病历来及演变加剧概况、预防新冠肺炎知识、饮食起居注意事项,尤其强调了呼吸系统传播的危害、潜伏期长的危害、隔离的必要性。其收益人数达到3000余人次。
2、我院自治区名老蒙医、蒙医学知名专家包特木热老教授接受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卫视专题采访并在黄金时段在蒙古语卫视播出。特教授从蒙西医结合的角度详细讲解了新冠肺炎的蒙医学归属、病因病缘、如何防治、四施调配等重点内容。因主流媒体播放全区观众收益,提高了广大农牧民预防新冠肺炎的知识,对有效控制疫情蔓延起到重要作用。
3、2020年2月22日,我校乌仁图雅教授以“不能忽视居家防范措施”为主题接受蒙古语文化频道电话采访,强调要响应国家关于以甲类传染病加强预防的号召,居家预防的注意事项,尤其强调虽然新冠肺炎目前属于乙类传染病等内容详细讲解了传染源、传染途径、易传染者三个重要环节,饮食起居、佩戴口罩、居住环境的消毒和洗手、通风、适当运动,新冠肺炎特殊症状和疑似病例及时自觉到专门医院系统就诊的必要性等建议。
二、2021年度重点工作
1、继续举办好民族医药教育论坛,加强学术交流。
2、继续举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全国民族医药专业在校生知识技能大赛”。
3、进一步推进民族医药学科组建设各项工作。
4、继续做好“民族医药继续教育基地”的建设。
5、拟开展民族医药教育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
6、继续做好“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研究分会”网站建设。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教育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