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正确领导支持下,精准医学分会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团结广大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创新学会工作思路,整合了学会各种资源,不断提高学会的学术凝聚力和影响力,发挥科技社团的优势,在组织建设、学术交流活动、科学普及、服务会员和单位会员、完成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工作和社会委托的各项工作方面,开展各项学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在广大会员、专家和学会总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分会的自身组织建设,扩大分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定期召开常务委员会和全体会员学术会议。
精准医学分会会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单位业务精英和医、药、护、技人员,为了使我们的精准医疗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人民,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每年年初精准医学分会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做到有活动,有安排。内容包括:每年的专业学术会议(包括学术年会)、科研项目立项申报、卫生知识宣传和讲座、名医专家义诊等活动。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班子会议,加强组织建设,制定计划,任务落实,确保分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使命担当,助力抗疫
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尤其在新年伊始,疫情最严峻之时,精准医学分会的成员肩负起医者的使命担当,不畏牺牲,前仆后继地奋战在各个抗疫一线的战场上,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还有众多会员在发热门诊、检测部门、隔离病房等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他们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了奉献的意义。
三、开展多层次多学科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影响力、增强了凝聚力。
2020年10月23至2020年10月24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精准分会在佛山召开。大会吸引了来自北京、广东省等50多专家教授,超过200人员前来交流,现场座无虚席。本次会议围绕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等诊治前沿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会议大咖云集,阵容鼎盛,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精准医疗分会名誉会长林丽珠教授、副会长裴晓华教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基金会副理事长罗荣城教授以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广州抗癌协会热疗与消融专业委员会、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田华琴教授等20多位专家分别进行学术报告。会议期间还举行了4场学术讨论,省内外著名专家与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生们共同探讨、分享和交流,就恶性肿瘤精准治疗的现状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使参会人员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精准医学分会共举办了有具备较大影响和规模的学术交流会议1次,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会多场。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的举办,吸引了众多相关领域的学者,为广大医学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大大增强了分会的学术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了各级医师的诊疗水平,对提高精准治疗的临床和科研水平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科研协作,落实课题管理,提高科研水平
科研的重要性在近年来显得尤为重要,精准医学分会重视科研领域的发展,充分发挥分会专家资源的优势,依靠全国各地精准医学分会组织,加强横向纵向的协作联合,为分会内的科研精英搭起一个新的科研平台,2020年承担立项课题3项。发表论文共10余篇。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科研成果持续产出,为提高分会的学术地位提供助力。
四、立足学会优势,推进科普宣传活动长效发展
每年4月15—4月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精准医学分会多名肿瘤专家共同开展系列肿瘤防治宣传活动共3场,参加电台节目访谈1次,向广大市民宣传科学的精准治疗的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处活动意义重大,受到市民的连连称赞。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医生教你如何提高免疫力》。
无论是肿瘤防治宣传周或是平常的义诊活动中,精准医学分会均积极参与义诊活动。专业委员会派遣专家及有关医、护、卫技人员,分别参与了多个义诊爱心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过去的一年,虽然专委会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和进步,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如专科民主办会意识和为专家、为会员服务的意识还不强;自身能力建设还不能满足和适应学术活动方式不断发展的需要;在争取政府转移职能方面还不够积极主动。
虽然也许在某些工作上仍不太成熟,但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众多人才的加入,我们精准医学分会将办得越来越成功。在未来的日子里面,我们继续以饱满的精神,坚定的意志,迎接新一年的工作任务,扎扎实实地工作,为医疗健康事业贡献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