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5月份秘书处逐步恢复日常工作。2020年对吴堡扶贫工作进入第二年,因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与陕西吴堡县相关领导于2020年5月12日三方在北京召开中医技术精准扶贫工作会,制定了2020年扶贫及义诊等帮扶工作方案。
依据疫情状况,第一轮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第二轮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分批开展本次帮扶工作,以组为单位,组长为负责人,根据《2019年12种常见病艾灸治疗方法》基础上深入开展工作,12中常见病:胃炎、慢性气管炎、结肠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遗症、小儿积食症、痛经、慢性盆腔炎、普通感冒、膝关节炎。
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前往吴堡6组23位成员参与本年度扶贫、义诊工作,为当地培训80多人次,接诊780余人。
积极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的指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家优势,带头推进扶贫工作,我会结合自身优势,有效组织兄弟学会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名中医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银质针诊疗专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广泛联系相关专家,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在西昌市卫生健康局的统一组织下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并与西昌市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第一批专家团成员于8月28日前往西昌市开展为期三天的义诊咨询、临床查房、临床示教工作。
8月29日下午“全国名中医健康扶贫西昌行”活动启动仪式,在西昌市人民医院广场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秘书长王恩光;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会长吴中朝一行专家团;凉山州卫健委副主任熊亮;西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军;西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收作;西昌市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建华;凉山州卫健委、西昌市卫健局有关负责人及西昌市人民医院和总医院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医院相关科室代表。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秘书长、专家团团长王恩光在大会发言,协会将充分利用现有专家资源,对西昌市中医药在职人员进行外治、针刺、艾灸、手法及经络腧穴等专业的医疗援助;每年不少于2次派专家到西昌市进行业务指导,义诊帮扶;每次不少于2名专家,主要以病例讨论、适宜技术培训、学术交流、查房示教、带教等形式开展工作;根据西昌市中医药服务需求,指导开展中医药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西昌市中医药的诊疗技术水平;协助西昌市加强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为西昌市打造中医特色突出、治疗方法独特、诊疗技术规范、临床疗效显著的特色专科;根据西昌市中医药服务需求,协助安排西昌市中医药行业的业务骨干在学会合作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派出专家在西昌市人民医院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特色疗法的研修班,提升西医临床医生的中医理论知识,将西昌市人民医院作为基地协调互联网平台,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开展,实现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带动大凉山互联网医疗网络的形成。
专家组吴中朝教授、翁超明教授、汪忠教授、文碧玲教授、刘春山教授、霍艳副会长分别围绕《基于内经层次理论的疼痛与骨关节病临症实践》;《五运六气临床实践-从疫情预测到大健康》;《针灸特色疗法及临辨治疗》;《解结松筋辨证治疗膝周筋痹》;《内收肌不一样的烟火-关于前列腺炎,难治性腰痛那些事》;《全息小儿推拿》等主题展开了细致讲解,让现场同仁受益匪浅。
活动期间吴中朝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拜师仪式在西昌是人民医院举行,该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药学术带头人陈其剑;西昌市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振;副主任中医师方芳三名弟子拜在吴中朝教授门下,徒弟递交拜师贴,师傅授予徒弟师训。三名徒弟表示,感谢庄重的拜师仪式,感谢各位专家的见证,更感谢吴中朝教授传授国医精华和一生绝学。他们将在师傅的指引下,寻有效的路径学习,继承老师宝贵的诊疗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尊师重道,勤求古训,以精湛的医术回报老师、回馈社会、服务群众。
专家组30日上午在西昌市人民医院义诊,几位专家分别在中医内科,疼痛、儿科、妇科等相关科室,与院内科室同仁,边会诊边示教的形式进行。
根据工作计划,9月1日上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派专车到专家驻地西昌市委党校宾馆接专家团,经过40分钟车程,专家团一行在西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军的陪同下,抵达基地总部,与基地司令员张学宇;政委董重庆;副司令员冯许平、吴炜琦、王泽民;副政委张玉才等进行了座谈,吴炜琦副司令员主持介绍了参加座谈的基地领导和基地情况,专家团团长王恩光介绍了专家团成员和专家技术诊疗特色。并希望专家们在西昌期间充分的为基地官兵做好义诊服务,运用中医药、针灸疗法技术为航天英雄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为我国建设航天大国致航天强国作出贡献。
此行,专家组通过义诊咨询、查房带教、学术讲座为西昌中医药同仁奉上一台学术盛宴。未来5年的时间,学会将结合西昌当地的不同需求,调整派遣合适的专家组每年两次医疗技术援助工作。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传承源远流长,做好经验总结,坚持开拓创新,用精湛的医术回报社会,扶持贫困地区,为服务人民群众,为传承中医出一份力。
根据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章程及有关规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任期已满,于2019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换届筹备工作会,制定了艾灸分会的换届办法,同时启动相关工作,由于受成员民族比例等事务影响,2020年又遇新冠疫情,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换届大会于2020年12月4日晚在烟台东山宾馆胜利召开,本次会议对艾灸分会理事会进行改选,吴中朝会长对第一届理事会做了工作总结,连任后对第二届理事会工作进行细致部署,本次会议由王恩光秘书长主持。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周宇,代表艾灸分会挂靠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讲话。
本次换届大会经过理事会民主选举,共产生名誉会长1人,会长1人,执行副会长1人,常务副会长1人,副会长14人,秘书长1人,执行副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6人,常务理事27人,理事175人。
2020年12月5日上午“全国第五届全国艾灸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副会长李恩强主持,在开幕式上烟台市针灸协会会长宋世庆主任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致欢迎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会长吴中朝做主题演讲。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成员在大会开幕式上领取证书,同时为艾灸分会理事单位颁发证书、铜牌。
开幕式后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名誉会长万定荣教授作了主题演讲“艾灸疗法原材料艾绒的鉴定与治疗标准评价”。
会议期间,20多位专家通过主题演讲、现场演示等形式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全方位的学术、临床观摩机会。从“古法艾灸”、“脐灸疗法”、“现代艾灸”的多元发展,从“艾灸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到“灸法的量效探讨及临床应用”,从“陕西吴堡北艾造福一方百姓”到“四川凉山推动艾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医转变”,全方位的展示了中医艾灸、针灸的博大精深。
2021年工作计划
一、完善学组建设
由于第一届学组任务未完成科研课题,总会决定只保留艾灸仪器学组和艾灸种植学组,副会长可以申请担任学组组长,学组要设立科研项目, 立项要与艾灸分会主攻方向保持一致,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落地,有针对性;学组学术范畴内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并且有可能解决的问题;凝聚学组领域关键性技术等等;以学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每一个立项2年结题,形成最终项目成果;形成学会标准、规范、指南、专家共识等;形成论文发表、形成专著。
二、预计9月份召开“第六届全国艾灸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