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朝医药分会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学会根本宗旨,本着弘扬民族医药文化,积极推动民族医药创新发展的精神,经过全体理事、会员的共同努力,在组织建设、学术交流、推广宣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组织参加抗击疫情
一是两家医院被征为本地区黄码医院,选派80名护理人员承担黄码医院的护理工作。
二是上半年共136名医务人员参加区域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125人次支援城市核酸检测基地;116人次支援疾控核酸检测基地。
三是累计派出305名医务人员,支援吉林、长春、珲春等地核酸采样工作以及隔离病房、方舱医院等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承担机场、高铁、高速路口、各个卡点的核酸采样工作。
四是积极承担延吉监狱、60岁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工作以及医疗保障。
(二)加快科学研究
一是完成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审核通过3项朝医药相关课题,其中资助项目2项,自筹项目1项。
二是完成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2022年中(朝)医标准化课题项目申报工作,审核通过2项,分别为眩晕病朝医护理规范、卒中后睡眠障碍朝医诊疗规范。
三是2项省级在研课题通过中期评估,分别为韩文版《四象体质辨识量表》的跨文化调适及其朝鲜族老年人中的应用、消渴朝医护理优化方案研究。
四是朝医古籍《东武遗稿.四象金匮秘方全》版本及学术思想研究等10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课题进入结题阶段。
五是由延边大学完成的2项朝医相关课题在SCI发表。
六是2项科研项目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分别是朝医方防治糖尿病肾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和应用(延边大学)、朝医太极针刺法操作规范(延边朝医医院)。
七是2项吉林省地方标准成功发布,其中朝医常用名词术语标准(证候部分)1项,朝药材(松伞蘑)标准1项。
八是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申报并被批准,研究室名称为:朝医药防治肿瘤放化疗毒副作用重点研究室。
(三)推动学术发展
一是在国医大师南征教授的带领下,完成六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朝医药本科教育规划教材的修订工作,已进入出版前审稿阶段。
二是出版《东医寿世保元选读》大学自编教材,完成《经典朝医文献研究》、《针灸要诀校勘注释》、《救急易解方校勘注释》等书籍编写工作,已进入准备出版前审稿阶段。
三是通过为期两年的《中华医藏(朝医卷)》编纂项目,完成了150余本古籍目录、38册的底本复制和38册古籍的内容概要、序、跋等内容的编写,为朝医医籍收藏、保护、整理及利用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对朝医药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是成功申报并完成1项国家级朝医继续教育项目,4项省级朝医护理继续教育项目。
(四)加快人才培养、教学及培训工作
一是2022年吉林职业技术学院朝医学专科学历教育招收22人;2022年延边大学中医专业朝医方向全日制本科学生招收25人,基本保障了朝医药人才队伍。
二是成功组织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审核批复、延边州卫生健康委组织管理、延边朝医医院教学管理、延边大学负责授课的多部门联合举办的第五期“西学朝”培训班,延边州13家公立医疗机构的173名医务人员参加培训,预计11月末完成850学时的集中理论培训与临床实习。
(五)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在各界领导关注和支持下,延边朝医医院自从医院整合以来,成立民族医特色中心,整合部分科室,完善各项中朝医诊疗方案,大力推广中朝西三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努力将中朝医药饮片、膏方及针灸、贴敷、塌渍、熏洗等疗法融入到西医临床科室,充分发挥传统医药在治未病、康复、肿瘤等特殊人群中的重要作用,朝医药服务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二是完成延边朝医医院朝药研发中心建设,实验室占地约220m2,设有理化实验室、前处理室、天平室、普通仪器室、高温室、原子吸收室、气相室等,制剂室建成后能进行制剂的质量检测分析等工作,将提升少数民族医医院制剂能力、研发配制能力,促进少数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六)积极弘扬民族医药文化
一是2022年11月,延边朝医医院、延边中医医院评选为吉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下一步将根据基地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朝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动朝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
二是在《中医药法》颁布实施70周年之际,举办三场以“弘扬朝医药文化,关爱人民群众健康”为主体的大型义诊活动、10场朝医药科普巡讲活动和2次朝医药标准化巡讲推广。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学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分会之间互动性、协作性不够;
(三)缺少核心竞争力,缺少行业共识。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是进一步加强分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秘书处职能作用,对上与总会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对下与各学组进行深入交流,有效推进分会各项工作。同时不断加强学组建设,保证每个学组有内涵、有质量,建议各学组年末提交工作总结,年初提交年度工作计划。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议每个学组分别培养和建立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朝医药人才队伍。
三是加强学术活动的开展。建议以学组为单位进行科学研究,以学组为单位在学术年会上进行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学术活动质量。
四是不断加强朝医药科学研究。重点研究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朝医药防治研究,探索适合朝药特点的新药开发新模式,鼓励基于经典名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的朝药新药研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五是加强标准化工作。努力推进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课题、吉林省地方标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立项,不断提升标准意识,并按照标准“制定—推广—评价—反馈—修订”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标准质量,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科研和临床。
六是推进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包括大学教材、名老专家经验集、古籍文献、技术操作、诊疗指南等,均可冠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下一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朝医药分会将在总会的领导下,通过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团结依靠广大学术专家、会员单位,加强合作交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推进中医药技术传承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再创新辉煌。
朝医药分会
2022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