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
一、 举办换届会议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二届急诊医学分会成立大会于2022年7月8日14:30在山东省济南市阳光壹佰美爵酒店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分会会员部陈靖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许志仁、副会长陶淑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一届急诊医学分会会长、第二届候任会长孔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二届急诊分会候任副会长、候任常务理事,以及来自全国21个省、150余个单位的的2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第一项由第一届急诊医学分会会长孔立教授做第一届急诊分会工作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届急诊分会主要人员构成、任期内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大会第二项由第二届急诊分会筹备委员会张飞虎副秘书长做换届筹备工作汇报,大会第三项公示了新一届急诊分会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及及理事候选人名单,经全体委员线上投票通过后,宣布新一届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名单。大会第四项由孔立会长介绍急诊分会学组组成情况及组长议定。大会第五项由孔立会长对新一届急诊专业委员会作了工作计划汇报,并主持研讨,其中包括完善组织架构、加强临床沟通、促进科研协作、服务公共安全、吸纳优秀人才、完善各地基层学会组织、开展学术活动等。大会第六项由陶淑霞副会长讲话,首先对孔立会长的讲话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对学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大会第七项许志仁会长对新一届理事集体给予祝贺与鼓励,并对今后急诊分会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给予指导。最后,孔立会长代表新一届理事集体对许志仁会长、陶淑霞副会长表示感谢,宣布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二届急诊医学分会成立大会结束。
二、学术活动总结
2022年7月9日~10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阳光壹佰美爵酒店举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二届急诊医学分会会第1次学术会议:全国中医、民族医急诊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理论与技术培训班培训班”,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有40余场学术专题报告,内容涉及: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经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急诊科梯队建设、心血管重症中医诊疗思路、肠内营养实施、急诊科研思路、血液净化、中毒、体外心肺循环支持等急危重症相关内容,另有呼吸机、B超培训班,对人体呼吸力学、气体交换、参数设置,心肺B超在重症应用方面等进行了系统培训。内容丰富,大家学习热情高涨,线下参加200余人,累计上线听课人次达3.2万余次。参培人员一致认为,专题报告内容新颖、前瞻、信息量大,拓展了知识面,同时又能结合本职工作,既提高学术水平又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会议学术报告突出了时代特点和学术前沿,向广大参会人员传播了国内外许多相关的重要信息。会议的专题报告宏观,综合,前沿并紧密结合国内、外医学科技界发展的现状和需要,给与会代表以最新的医学前沿信息。
三、阻击新冠病毒
2022年急诊医学分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在防控工作中坚持民族医、中西医并重,促进民族医、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中国民族医药防治传染病历史悠久,疗效肯定,在近年来的历次重大传染病防控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民的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此次疫情期间,各民族医药结合各自地区的气候特点,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开出民族医药处方,制定适合自身的预防及治疗方案。蒙医、羌医、彝医、壮瑶医药、藏医等各自采取与西医、中医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实行“一人一方案”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各民族医也结合自身民族医药特色制定了的预防、治疗、恢复等处方,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作用。民族医药及早介入并全程参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增加防护层。
2022年急诊医学分会孔立、刘清泉、叶勇、张汉洪等教授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奔赴内蒙、上海、海南、威海等地参与一线抗疫。部分优秀的青年理事也参与了一线抗疫工作,张飞虎、郝浩被选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症巡查组,在上海封控期间表现出色,展现了急诊分会年轻一代的风采。急诊分会的成员们用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圆满完成援助任务,充分发挥了民族医、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2022年工作计划
1、拟定2023年4月份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全理会及学术年会;
2、在目前疫情防控新政策及大形势下,各级医疗机构将面临更大的收治压力,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加强培训以提升中医院、民族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
3、各学组牵头单位开展本学组疑难危重症研究、联合重大课题攻关,以发挥民族医药特色、提高临床疗效为突破点,各学组分别建立1~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推动急诊学科全面发展。
4、组建中医药、民族医药急诊论坛或沙龙,拟每年2~4次,并申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5、开展急诊医学分会的科研项目评选,评出优秀科研项目申报学会科技成果奖;
6、组织1-2次线上或线下党建活动,1-2次义诊帮扶活动。
急诊医学分会会长:孔立
2023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