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土家医药分会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4-14

今年恰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宣讲二十大精神的热烈氛围中,我们召开土家医药分会二届三次理事会议,2022年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领导下,在分会挂靠单位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湖南省民族中医医院)以及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分会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参与抗击“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民族医药学术发展,分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度分会工作总结

(一)发挥民族医药优势,积极参与抗击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发来,土家医药分会号召分会理事、广大会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一是100余名土家医药分会会员积极参与当地政府部门、所在单位组织的一线抗疫工作,如参与方舱医院救治工作,核酸采样、检测等工作。二是在防控中,会员所在单位根据防控需要自配中药、民族药预防方加工成汤剂,免费向市民提供,受到广大市民好评。三是分会在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做出了贡献,涌现出了一批抗疫英雄,其中刘文霞、包晓丹、高陆地、田柏贵、张元忠、候启年等多位同志,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表扬。

(二)积极开展民族医药研究

一是分会积极开展土家医药调研走访工作,2022年土家医药分会组织专家深入民间调研走访10余次,走访民族地区近100个乡镇,调研收集民间诊疗、药物加工器具100余件,规范整理药物组方5个,完成10种道地药材基源调研,访谈民间民族医药工作者80余人,撰写调研报告10余份。二是土家医药技术标准化研究取得新成绩,分会组织专家起草土家医药技术标准,完成第二批少数民族医医疗技术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技术及灶心土技术2项技术标准起草,完成第一批少数民族医5个病种土家医护理方案的起草,7项标准均经过3轮专家论证,已形成标准送审稿;三是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分会已发布6项标准实施情况检查,完成土家医6项标准评价材料网报等工作。三是积极争取民族医药科研立项,组织开展民族医药科研工作。不完全统计2022年度分会会员获各级各类民族医药科研立项10余项,获适用新型专利5项,出版专著3部,如田华咏会长等主编的《土家医药》,周明高副会长出版的《湘西地区药食两用动植物手册》,向洪彪理事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一种土家医药筒”等适用新型专利。四是创建了土家医药研究新平台,湖北民族大学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基于 Sonich hedgehog信号通路探讨头顶一颗珠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出版著作《恩施州土家族药用植物研究》《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草药彩色图谱》《抗风湿土家族药物汇编》,部分土家药纳入《湖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并成功获批“硒资源研究与生物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与恩施州政府共同建设“武陵山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土家族医学”申报湖北省中管局重点学科,湖北民族大学开展了土家族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湖北的土家医药研究者、教育者在土家医药研究平台建设方面做出了优秀成绩,培养了土家族医学专业的高学历人才。

五是在文献整理研究方面取得实效,张家界中医院侯启年研究团队成绩显著,该团队在分会侯启年副会长的带领下,建设了土家医药文献室,陈列土家医药文献资料近万册,对武陵山地区的 《医方守约 》、 《南垣医抄》、《前清秀才曾繁锐医稿 》、《 怀化医稿 》、         《 永顺石堤溪》、《医学萃精》、《云水游集》等文献开展了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土家医药体系打下基础。

(三)夯实分会自身建设,强化实训实效

土家医药分会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分会自身建设,遵守学会章程、照章办事,依规行为,分会建设得以健康发展。分会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湘西州中医院一栋一单位101号)及联系方式(电话0743-8517607),有办公用品及会议室,秘书组,有人值班,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及接待事务,对年度会议进行归档管理。分会挂靠单位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高度重视并支持学会工作,在医院综合楼25楼建设了60平米的土家医临床技术实训室,增设民族医药培训设施设备10余台件,陈列了土家药用植物标本30余幅,建设有近200平米的民族医药园,种植土家植物药材近200种,为民族医普及民族医药知识、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四)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医药科普、培训教育,营造良好的民族医药发展氛围

分会通过下乡义诊、定点帮扶、民族医药专家讲学、发表民族医药科普文章等多种形式,不定期开展民族医药科普、培训教育工作,组织会员参加当地举办的业务技能培训。还应地方相关单位邀请派专家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如2022年10月8日,会长田华咏研究员撰写“土家医药:从大山深处走来”在《健康报》上发表。他还接受《建康报》主编王宁,《大众卫生报》记者梁湘茂、张丽多家专访,为民族医药的发展“鼓”与“呼”。2022年11月16日,田华咏应邀为清华大学本科生进行了《武陵天下秀、活力土家医》的视频公开课;民族医药知识走进高等学府,普及民族医药知识,学生获益匪浅反映良好。近年来,分会应吉首大学医院邀请,派田华咏研究员、王小军主任医师,王鹏副主任医师、李中正副教授为医学院师生开展民族医药、名医成才之路、一流本科专业入学教育等学术讲座。通过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扩大了影响,助推了民族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

分会挂靠单位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在田华咏会长的指导下,建设了一条民族医药文化长廊,宣传民族医药基础理论起源、技术特色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等相关医药文化内容,营造良好的民族医药发展氛围。

2022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土家医药技术培训”原定于2022年11月14日至16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召开,因下半年以来湖南及湖北地区疫情原因不能按时召开,分会考虑开展线上培训,但经征求广大会员代表意见,反应基层民族医务人员对线上培训操作不掌握,认为线上培训不如现场培训交流充分,对技术培训的实效不如现场培训效果好,鉴于以上原因,土家医分会向总分提交申请将2022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延期至2023年6月底前。特此向大会报告。

(五)加强学组建设

加强学组建设是夯实分会队伍建设的基础。今年,总会对各分会学组建设提出来新的要求,调整和完善了第二届学组队伍。目前分会设七个学组:理论学组、技术学组、临床学组、药物学组、产品研发学组、教育学组、护理学组。今后的学组建设将按照《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分会学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及开展活动。

(六)发展会员,壮大分队队伍

目前,分会有注册会员517人,其中理事会理事171人,设会长1人,副会长18人(因工作原因,2人辞去副会长职务),现有副会长16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2人,常务理事57人,2022年分会发展会员 15人。

二、分会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 

为确保2023年度土家医药分会的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特制订如下重点工作计划。        

(一)做好分会换届选举工作

1、做好会员的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分会队伍,更好地为当地健康发展事业服务。

2、在总会指导下,统筹安排好土家医药分会换届工作,做到换届前充分调研、沟通,拟定切实可行换届工作方案。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圆满成功。换届工作会议初定为吉首市,由挂靠单位湘西州民族中医院主办。时间暂定2023年9月,具体时间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再行商定。

(二)继续做好土家医药研究及民族医药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1、标准化研究、民族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完成二项土家医疗技术标准起草(灶心土疗法及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技术规范),5种常见病护理方案起草,根据专家论证进一步修订开成标准报批稿。争取2023年度标准立项,组织更多会员单位参与到土家医药标准研究工作中来。积极开展民族医药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积极推广应用民族技术惠及广大群众。组织完成年度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下一年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继续做好民族医药发掘整理

     分会将不定期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土家族民间开展田野调查,收集民族医药文献,不断丰富完善土家医药学知识体系。

3、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医药科普教育工作

为使民族医药文化深入生活、走向大众,要大力推动民族医药知识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进网络、进舞台活动,让传承创新民族医药成为一种风尚。

2023年土家医药分会的工作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民族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当前社会发展潮流,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指导下,分会将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认真完成总会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广大土家医药会员们搭建好学习交流平台,做好服务。

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可以说土家医药事业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相信2023年土家医药分会的工作在田华咏会长的带领下、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会员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把土家医药分会工作做得更上一层楼。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土家医药分会

2022.12.12



学会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