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发展了两批会员14名,登记在册的已累计达到1283名。但种种原因,我们的管理工作还跟不上。一是会员的变化无法及时掌握。今年我们对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的会员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情况是:全县有我们的会员40名,原及时上报过世的2名,未及时上报过世的5名,合计7名。占会员人数的17.5%。如果按此推算,我们的会员存在率约为1058人。二是会费难以及时收取,欠费情况严重。当然也有缴费积极的。如柳州市的黄美秀、张国旺交到了2025年,薛梅交到了2026年,董有成交到了2030年;潘国开交到了2031年,戴党生交到了2032年。只是这样积极地会员太少了。
二、副会长、贵州省黔东南州弘扬民族医药研究所负责人龙运光同志与剑河县中医院合作,一起整理编撰了剑河县一代名医《侗医姜彦儒(本草医方)整理研究》一书,并已经出版发行。
三、由学会副会长、湖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张在其教授、分会常务理事、侗医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汪冶教授等牵头组织撰写完成了《中国侗药学》编写任务,现在已经完成所有工作,只需印刷出版即可。
四、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苗族侗族医药研究院参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主持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侗族医药传承研究”》、《西南少数苗族医药文献抢救性发掘整理及信息化研究》。其中《西南少数苗族医药文献抢救性发掘整理及信息化研究》获2022年中国苗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同时,参与了贵州中医药大学主持的“侗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方药的挖掘整理。
五、积极参与抗击“新冠”疫情,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民间医生根据自己根植于民众的实际情况,利用中草药和自己掌握的偏方、土方,为群众看病拿药,解决群众面临的“疫病”疑难问题。贵州省岑巩县民间医生、会员陈树仁同志积极参与抗击“疫情”,积极向朋友、同事推介自己总结的抗疫药方,还筹集了一万余元的中草药,临时聘用六名用工,连续三天熬煮汤药,供应患者,累计免费发放约13000人次,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扩大了影响。
六、原已经商定并已经做好了所有筹备工作,于2023年1月1日至3日在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园(从江县洛贯镇)召开2022年度学术研讨会暨理事年会,但由于分会领导及产业园领导均感染了“新冠”而临时放弃。
2023年,我们初步计划做好如下工作:
一、由分会龙运光副会长及马武开、夏景富教授牵头,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部分骨干人员一起编撰《侗医药养生学》、《风湿病养生学》、《苗医药养生学》等三本系列丛书,预计一年内完成。
二、由分会副会长、湖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张在其教授、常务理事、侗医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汪冶教授牵头编撰《中国侗药图谱》 一书并力争尽快出版发行。
三、继续进行获批的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即郑钦方博士获批湖南省自然基金项目——救美菇农把等5种侗药材标准研究;
四、已经与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园管理区(从江县洛贯
镇)领导商定,在今年适当的时候在产业园召开第九届全国侗医药学术暨理事换届会议。
五、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202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