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大会审议通过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及其负责人。许志仁当选会长,梁峻任秘书长。
大会现场
大会集体合影留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原司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许志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处处长赵文华,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光辉,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王炼,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内蒙古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乌兰,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西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益西央宗,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巡视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朝医药分会会长李芳生,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秘书长梁峻等领导、专家及部分省、市、自治区份中医民族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各分会会长、执行会长及秘书长,民族医药会员代表等200多人参加大会。
主席台上就座的领导
许志仁会长表示,今后要更加广泛地团结全国民族医药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全面回顾和总结学会工作进展,积极研讨学会发展方向和策略,努力加强学会自身建设,为促进全国各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原司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许志仁发表讲话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处处长赵文华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讲话时指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充分发挥了团结民族医药工作者、推动各民族医药学术发展的作用。学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举办学术会议、开展民族医药人才培训、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组织民族医药科技成果奖励、推进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成为党和政府部门开展民族医药工作的重要参谋和助手,也赢得了各民族医药领域专家们的肯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处处长赵文华发言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光辉发言
梁峻秘书长在工作报告中介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近年来,以学术活动为抓手推进各民族医药学术交流,6年来有4万余人次参加交流活动,邀请百余位院士、国医大师、知名专家等做专题报告,各分会举办了83个培训班。学会依法依规开展民族医药科技奖励,举办了“首届民族医药科学技术奖”“民族医药学术著作奖”,对鼓舞民族医药界开展科研和出版学术著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统筹利用报刊出版资源,加大民族医药宣传,在多个报刊设专栏介绍,出版了侗族、满族、土家族医药等著作。凝练行业学术共识,推进民族医药标准化进程,完成审定了14个民族医药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个民族医药标准化课题,建立23个民族医药研究推广基地,学会和各民族医药分会成立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搭建平台推动民族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两次在博鳌论坛上宣传,组织了中非论坛,壮、彝、苗、回、藏、蒙古、瑶、朝医药等分会组织参加了国际会议或论坛,扩大了民族医药的国际影响。学会还积极建言献策,向有关部门反映民族医执业资格认证、科研立项等问题,组织专家协助政府论证相关医药政策,当好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等。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秘书长梁峻作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大会邀请有关专家讲解医改政策,尤其是中医药法出台对促进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乌兰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落实民族医药政策,挖掘、整理、开发和运用蒙医药经验,尤其蒙医温针疗法、灸疗、放血疗法、针刺、正骨、震脑术、冷热敷、蒙药浴、酸马奶疗法、天然温泉疗法等在骨科、心身医学、皮肤、内分泌等疾病上的显著疗效,吸引了许多境外患者。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乌兰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落实民族医药政策的情况
土家医药、侗医药、朝医药、藏医药、维医药、回医药、畲医药、苗医药、壮医药、彝医药等分会,分别介绍了各民族医药的挖掘、整理、运用经验,以及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专科发展、标准化建设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