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八味(丸)散又名蒙药八贵散、最早出自唐代时期的蒙医著作《四部甘露》,是蒙医传统用药。因为本品的疗效定位明确,近千年之前蒙古军队历史记载中世纪防治肺鼠疫,所以被《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大系》收载,又因本品应用广泛,防治呼吸道疾病已是蒙医首选,现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甲型H1N1流感蒙医药防治参考方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蒙医药预防和诊疗方案》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防治“非典”的推荐用药。
清热八味(丸)散由檀香、石膏、红花、苦地丁、瞿麦、胡黄连、麦冬、人工牛黄八味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用于炽热,血热,脏腑之热,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肝火肋痛之功效。
本方功效兼顾了清热,祛热,退热,及各类身体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八种贵重药材科学组方,有机加减,兼顾迅速祛热的同时消炎利胆,抗菌消“粘”,是内科清除脏腑之热的首选。
根据千年来的丰富的临床经验获得清热八味(丸)散具有清热解毒,祛痰镇咳,消炎止痛,增强免疫四大明确的药理作用。荟萃凉药之首牛黄和苦地丁、瞿麦、胡黄连、麦冬、石膏等多种寒性药,具有较强的清热作用,用于炽热,血热,脏腑之热,肺热咳嗽,肝火肋痛。特别添加了檀香、红花两味温药,清脏腑之热且具有抗炎作用,用于流行性感冒、肺炎、肝炎等各种炎症。牛黄—开窍化痰、檀香—镇咳祛痰、麦冬—润肺止咳,归肺经,故该方具有止咳化痰之功,用于流行性感冒、肺炎引起的咳嗽、咯痰。 上述八味药材共用,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杀黏、除疫作用,用于瘟热、疫热、黏热、炽热,血热,脏腑之热,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肝火肋痛等。一次1.5~3g,一日2~3次。
根据传统中医学解读症状为:本品功能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烦止渴、祛痰镇咳、润肺清心。符合现代医学的症状为:解热镇痛、抗惊厥、抗菌 抗病毒、抗炎、镇咳 祛痰 平喘、利胆保肝、调节提升免疫力。
临床文献数据表明本品使用后对于小鼠环磷酰胺造成的损伤,可提高环磷酰胺模型小鼠脾细胞自发增殖反应和Con 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及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溶血素抗体和淋巴细胞有明显增值,可以论证本品可提高免疫功能。
非典期间的临床数据提供了清热八味(丸)散对于提升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明确功效,并且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热八味(丸)散对缩短发热周期,改善机体缺氧,促进肺部阴影吸收有一定的效果。
【 成 份 】檀香、石膏、红花、苦地丁、瞿麦、胡黄连、麦冬、人工牛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炽热,血热,脏腑之热,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肝火肋痛。
【 规 格 】每10丸重2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15丸,一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