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6~20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重庆市中医院、四川省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联合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药、民族医药论治慢性肝病学术交流会议暨彝族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理论挖掘和经验传承培训班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举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秘书长王建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会长王灵台、四川省凉山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黄格拉、四川省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朱林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特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会长王灵台教授作《从民族医药中寻找防治肝炎突破口》主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彝族医药、藏族医药、蒙族医药、维族医药、傣族医药、苗族医药和瑶族医药在防治肝病中的理论体系、特色药物和诊疗技术,并深入阐释了加快民族医药发展的建议和工作原则。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叶永安主任作了《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价》的主题报告,全面总结了中医药“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解放军302医院杨永平主任作了《中医药阻断逆转肝纤维化的希望与挑战》主题报告,系统讲述了中医药逆转肝纤维化临床研究设计和临床疗效评价。
会议特别设置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分论坛,邀请北京佑安医院李秀惠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陈建杰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池晓玲教授、深圳市中医院童光东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文霞教授、重庆市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曹文富教授就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临床和基础研究作大会学术交流,并邀请山东省中医院李勇教授,重庆市中医院陈新瑜教授、黄祎教授,河南省中医院党中勤教授,泰安市中医医院赵学印教授就自身免疫性肝病、乙肝相关肝衰竭中医药防治和其他外治法等内容作大会交流报告,四川省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唐友琴教授、沙学东教授分别做了彝医防治肝病临床经验及其特效药物的研究进展,并组织参会代表参加学习四川省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彝族医药特色诊疗中心。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62篇,其中民族医药论文3篇,近120名专家学者参会,对中医、彝族医药防治肝病临床和实验研究作了系统整理、总结和挖掘,促进了中医药和彝族医药的相互融合,提高了彝族医药论治肝病的临床能力和科研水平。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理事会,初步确定下一届学术年会在上海市召开。
文本由肝病分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