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护理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普洱市召开

发布时间:2018-01-19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护理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于102527日在云南省普洱市召开。来自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吉林省、辽宁省、云南省共8省区的25家民族医医院,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朝族、壮族、哈萨克族、仫佬族、达斡尔族等10个不同民族的护理专家、学者、管理人员、骨干护士共74人参加了会议。

1025日晚召开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护理分会2017年理事会议,会议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护理分会秘书长、辽宁省蒙医医院副院长吴晓英主持。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2017年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安排的报告和财务报告,及增补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名单。

1026日会议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副秘书长武春梅主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护理分会会长、辽宁省蒙医医院院长陶淑霞讲话,对分会2017年工作给与充分的肯定,并对2018年重点工作提出3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学会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护理分会工作的认识,探索研究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满足广大群众对健康幸福的需求;二是要鼓励发挥民族医护理的优势、挖掘、整理、传承本民族医护理的特色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使人民受益;三是要整理各民族医护理学组成立一年来成果显著,分会将适合召集各学组组长和有关专家研究、讨论达到完善、精准每一部书,完善之后适时出版民族医护理系列丛书,并以分会的角度申报奖项。

会议学组学术交流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副会长热斯古丽热合木主持会议。藏医护理学组代表青海省藏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党措吉对《藏医护理规范》为藏医院护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建设及藏医护理奠定理论基础进行交流;蒙医护理学组代表国际蒙医医院护理部主任高伟对蒙医护理学组成立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并对《蒙医古籍护理精选》的进展做了详细的介绍说明;傣医护理学组代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护理部组长张江山对傣医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交流分析。提出傣医护理应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赋予科学性,更具安全性,减少地域民族的差异性,更具普遍性。并提出临床护理处方的新突破点及特效药黄金万红膏的独特疗效介绍,并表示借助中国民族医药护理分会这个广阔的交流学习平台跨越制约因素,有信心将傣医护理推向新的高度;哈萨克医护理学组组长热斯古丽热合木对哈萨克医护理专业性人才匮乏、民族护理技术相关的制度、标准不够完善,专业性的护理书籍较少等诸多制约因素分析交流进而要针对性强化改进,不断挑战突破难关,为振兴哈萨克医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术交流会后召开了讨论会,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副会长韩红梅主持。讨论会上各民族医院护理代表积极主动热烈的进行讨论,各院院长、护理部主任、护理的专家各自提出了对护理工作的建议,分享了自己医院的特色和医院开展的护理技术。

1027日,在西双版纳傣医医院护理部组长张江山的主持下,会议全体人员分成三组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了傣医院和傣医护理,傣医医院副院长玉腊波带领大家参观了医院大厅文化建设、博物馆、治未病科、传统特色干预室、健康调养咨询室、体验馆,拖擦包药室、并观看托擦疗法现场演示,让每位参观人员受益匪浅。熏蒸、睡药室、充分展示了傣医文化和傣医特色护理技术。参观人员纷纷表示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把此次参观学习的经验总结带回去,开展更多的民族医特色的护理技术,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文本由护理分会提供

学会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