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换届暨2019年全国瑶医药学术交流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0-03-13

   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等单位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换届大会暨2019年全国瑶医药学术交流会,11月23~24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峻,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庞宇舟,广西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黎甲文,广西民族医药协会执行会长、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党委书记秦祖杰等领导出席,来自全国各地的瑶医药代表、专家齐聚一堂,共谋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大计。

梁峻致辞


   梁峻在开幕式致辞中,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就进一步做好民族医药发展工作提出三点意见:第一,做好瑶医药传承创新,发挥民族聚居、诊疗技术、药物资源、生态区域等特色优势;第二,牢记学会宗旨,切实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发挥瑶医药分会优势;第三,在学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庞宇舟作专题报告


   庞宇舟指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法规文件精神 ,积极组织专家参与壮瑶医药理论传承创新和科学研究、适宜技术标准建设和推广应用、壮瑶药标准制定和壮成药制剂研发,出版了许多壮瑶医学术著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西中医药大学作为广西唯一以中医药民族医药学科为主的高等院校,承担着传承和发展瑶医药的重任,瑶医药学科成为学校重点发展的特色学科。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金秀县瑶医医院、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三家单位为建设载体,共同组建的“广西壮瑶医药与医养结合人才小高地”,推动了大健康产业和壮瑶医药学科发展。


黎甲文致辞


   黎甲文提出,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近几年来,在广大瑶医药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瑶医药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瑶医药相较其他民族医药,总体发展仍相对滞后。瑶药资源保护、瑶医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亟待加强,尤其在全国瑶医执业医师尚未开考的条件下,瑶医药资源流失严重,解决民间瑶医执业合法性的问题迫在眉睫。他建议在尊重少数民族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前提下,建立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体系,壮大人才队伍;建立符合少数民族医药特点执业准入制度;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鼓励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通过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的考核取得医师资格。他希望新一届分会理事会,更好地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继续挖掘、整理、提升瑶医药的诊疗技术,不断完善瑶医药理论体系,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准入条件,推动瑶医药的发展,为广西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秦祖杰作专题报告


   会议期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瑶医药分会举行换届大会,李彤当选为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在全国瑶医药学术交流会上,庞宇舟、秦祖杰、谢阳娇、黄荣等4位专家分别就“发挥高校优势,多措并举推动瑶医药人才培养”“壮瑶药质量标准研究近况”“瑶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黄氏瑶医油针传承、创新、临床、应用”等内容作了专题报告。


领导为新任理事颁发证书

嘉宾及代表合影


学会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