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分会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和各民族医药领域科研单位的关怀下、各民族医药领域专家和团队的支持下,以“新时代民族医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展思路与对策”为主题,以“弘扬民族医药,加强科研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资源优势,培养民族医药科研队伍,提升民族科研能力及临床水平。在分会组织建设、学组建设、学术活动、培训工作、科学研究、标准化建设、申报奖项、公益活动等方面均做了有益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对2022年度工作进行总结:
一、2022年学术年会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青年创新论坛成功召开
为充分发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资源优势,培训少数民族医药科研队伍,提升少数民族医药科研能力及临床水平,总结交流少数民族医药科学研究在新时期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中的应用、学术发展前沿,探讨少数民族医药科学研究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中的科学价值,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分会、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承办,新疆中药(民族药)制药共性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的“2022年学术年会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青年创新论坛”于2022年12月16日-17日通过线上方式召开,同时举行少数民族医药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编号:BT20224530001)。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循证医学助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为了充分展示民族医药科研的发展成果,大会设置了“大会学术交流、民族医药创新青年论坛、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科研分会 2022 年理事会议”四个板块,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16日晚召开全体理事会议,学会副秘书长刘玉玮、分会会长斯拉甫·艾白,执行会长米玛、特木其乐,常务副会长任小巧、奥·乌力吉,副会长万定荣、王肖飞、叶尔江·达哈尔、邢建国、刘圆、米玛卓嘎、 孙祖越、杜江、李彤、李治建、吴志豪、张超、林辰、 林长青、图雅、季志红、钟国跃、柴兴云、梅之南、谢雁鸣、雷后兴、魏立新,秘书长李治建,常务副秘书长支英杰、柴兴云,副秘书长马璇、仁青东主、赖先荣及全体理事在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秘书长李治建主持。首先斯拉甫·艾白会长作科研分会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报告。接下来分会副会长柴兴云做科研分会青年委员会筹备情况通报,科研分会自2021年理事会上讨论通过组建青年委员会的决议后,积极组织从事少数民族医药科研的青年学者,经候选人自愿报名、科研分会会长/副会长等部分推荐、资格审核、并3次向总会请示,听从学会指导意见,按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章程规定的要求,形成了青年委员会候选名单。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员部陈靖老师主持青年委员会选举,最终以三分之二理事投票同意,选举有效,通过了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委员和委员共计119人,并宣布科研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之后,刘玉玮副秘书长作学会工作部署的讲话,对科研分会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理事代表们根据刘玉玮副秘书长对学会提出的要求之落实措施与建议。最后,斯拉甫·艾白会长作总结讲话。17日早8:30召开学术会议开幕式,由副会长王肖飞主持。首先由学会许志仁会长讲话,对科研分会发展提出了四点要求和期望。随后分会斯拉甫·艾白会长讲话,表示在学会的指导下开展好科研分会的各项事务和活动,为民族医药科研发展贡献力量。开幕式结束后,奥·乌力吉教授、特木其乐主任医师、谢雁鸣研究院、梅之南教授、任小巧教授、王肖飞主任医师、邢建国研究员、刘圆教授、柴兴云教授、李治建研究员、马璇高级工程师、梅花主任医师、德庆白珍主任医师、纳顺达来主任医师、斯拉甫·艾白研究员分别围绕以下三点进行学术报告:①少数民族医药循证医学证据获取与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研究与评价新模式;②围绕少数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的特色优势,展示最新研究结果;③关注少数民族医药学科前沿,探讨建立少数民族医药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少数民族医技术标准研究水平。18日晚上青年委员会第一届民族医药创新论坛成功召开。论坛上李志勇研究员、古锐教授、郑瑞芳助理研究员、佟海英研究员进行学术汇报,青年委员会委员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最后青年委员会秘书长武慧超主持,主任委员柴兴云与各位委员讨论了青年委员会运行相关事宜,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会“凝心聚力,共同进步”,为民族医药科研事业发挥青年力量。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列明“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医疗机构和医师队伍建设,促进和规范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推动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取得新成就,把少数民族医药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谋划,自觉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等国家战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更大作用。
二、组织建设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研分会深入贯彻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事业工作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和民族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保护和传承为基础,以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创新为驱动,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医药服务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医药在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传承民族文化、维护团结稳定、促进民族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三、学组建设
斯拉甫·艾白作为科研分会会长,积极推动各民族科研工作发展,目前涵盖了藏、蒙、维、傣、朝、哈萨克、彝、瑶、苗、回等多个民族,内容涵盖了全国民族医药、医疗、教学、科研、转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各民族以“合作学习”为原则,充分发挥各民族科研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开掘群体智慧,达到“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交流效果。
四、科学研究
科研分会成员积极组织申报科研项目,由斯拉甫·艾白等人组成专家组进行了资格审查、集中评审及中期评估,各科研单位及个人充分交流,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以规范的科研管理,打造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完整周期,开展“互动式”科研活动,通过专题探讨、案例分析等科研形式,增强了工作的时效性,提高了科研质量,科研工作立足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