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领导下,流派传承分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会相关会议精神及指示,在理事会顺利组建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整合中医药、民族医药专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继续教育、规范共识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分会学组组建、流派挖掘,传承各民族医药优秀成果。
一、学术培训与继续教育
在总会领导下,分会积极倡议理事会各中医药民族医药专家就专科学术成果开展学术培训,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各专科领域立项申请 27 项,其中国家非遗“ 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学习班(广东)、中西医协同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及适宜技术培训班(贵州)、蒙医西医结合诊疗呼吸系统疾病(内蒙古)、西北地区燥证理论研究及疾病防治培训班(新疆)4 项获批示,并已成功举办。
“ 岭南陈氏针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及其临床应用教学,并整合岭南刺血疗法、穴位埋线、平衡针、平衡火罐、雷火灸、任脉长蛇灸、药线点灸等民族医药外治疗法培训,促进传统流派临床新运用,提升基层外治从业人员临床实践技能,对针灸外治技术的发展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022 年 7 月 21 日-22 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呼吸系统疾病及适宜技术培训班于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举行,会议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流派传承分会、安顺市人民医院及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安顺工作组医疗协作小组三方的共同筹备,邀请广东省、贵州省呼吸疾病领域优秀专家,对当地基层临床实践开展指导。有效促进东西部协作的持续发展与交流,拉近双方合作力度,也为更好地帮助安顺市的医疗协作计划,充分发挥中医、民族医药学术资源的优势,凝聚全国中医、民族医学界学术力量,推动探讨各民族医药理论、临床、技术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呼吸病领域重点难点问题解决途径和方案,提升呼吸疾病治疗水平。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举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呼吸系统疾病及适宜技术培训班
2022 年 9 月 24 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流派传承分会主办,内蒙古国际蒙医院共同承办,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肺病科主讲的蒙西医结合诊疗呼吸系统疾病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线上召开。本次培训邀请全国名中医,国家级名老蒙医传承人指导老师、蒙西医结合肺病专家,面向内蒙地区基层临床从业者授课。通过讲授蒙医与现代医学结合的肺病专科临床实践诊疗经验,提升了蒙医工作者的临床思维.自主创新能力,拓展了蒙医诊疗新思路,为基础理论,临床治疗,古典文献的学习方面传授了经验,为培育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医学人才奠基了基础。
内蒙古国际蒙医院举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蒙西医结合诊疗呼吸系统疾病培训班
新疆西北地区燥证理论研究及疾病防治培训班结合中医传统理论与哈萨克医学等民族医学理论,系统总结了西北地区燥证理论研究及疾病防治相关研究,通过多位中医药民族医药名家的学术经验分享,对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提升新疆地区基层从业者中医药学术水平,加强新疆地区与内地中医药学术交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学组组建与成果申报
基于长期学术工作整合发展需要,分会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积极部署学组建设。在总会指导下,流派传承分会围绕流派发掘与专科特色两个主题组织专家,核报流派学说学组、特色技术学组并获批示,接下来将进一步传承推广已有流派学术成果经验,重点挖掘、规范、整理新流派,积极发掘尚未发表或未广为人知的中医药民族医药经验。向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荐科学技术奖 1 项。
三、会员吸纳与分会管理
流派传承分会自 2020 年筹备以来,受到全国各领域专家广泛关注与支持,在现有理事会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吸纳各民族医学、专科领域的优秀专家,自 2022 年 3 月发布会员增补通知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 12 个民族医药领域的会员申请 20 余人,分会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专家整合和学术成果转化等工作。
分会秘书处积极响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号召,参与各项总会工作会议,学习其他分会先进管理经验,认真落实总会指示,将在学组建设基础上,充分发挥分会民族医药中医药资源整合、产学研融合的优势,进一步搞好学术建设,丰富学术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挖掘、整理全国不同流派学术成果,开展成果总结与图书出版等各项工作。
四、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2022 年 12 月 11 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流派传承分会学术年会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中医药民族医药专家作汇报分享,分别由流派传承分会执行会长吴宽裕教授、流派传承分会秘书长张志敏教授主持,议题涉及专科疾病防治与诊疗、疫情防治经验分享、理论研究进展、流派挖掘整理与传承经验等多个领域。
(一)专科疾病防治与诊疗
吴宽裕会长首先作“中药亦当慎毒害——谈中药药物性肝损害”专题分享,就常见肝损害药物及分类作了专门介绍,系统分析了导致药物肝损害的机制,总结了配伍减毒、炮制减毒、合理辨证用药、全流程检测质量管理等科学减毒方法,指出应当辨证看待中药毒性,做到有效、准确、安全用药。
执行会长吴宽裕作中药药物性肝损害分享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王晓惠主任作“颈椎病治疗优化方案”专题分享,就颈椎病临床诊断、证候分类、病理分型作概要介绍,重点讲述了中医药药物内服及针灸外治结合疗法,结合临床对中医治疗颈椎病难点及经验作案例介绍与总结;同时分享日常预防保健方法。
王晓惠教授分享颈椎病治疗优化方案
汪晓军副会长以国医大师张学文《淤血证治》为基础,分享联合化瘀解毒补虚法的慢加急肝衰竭治疗经验,系统介绍张老淤血证治理论与辨治方法,就病因病机、临证辨识展开分析,结合急慢性肝衰竭临床案例,作详细诊治经验分享。
汪晓军副会长分享联合话语解读补虚法的慢加急肝衰竭治疗经验
(二)疫情防治经验分享
流派传承分会秘书长张志敏教授就新冠防治临床经验做专题汇报,从传统中医中的瘟疫防治方法中总结验方,结合新冠临床案例,讲述中医药如何阻断重症发展,指出“通下法”应当贯穿新冠患者治疗始终;并就近期疫情新形势,提出日常防治方法。
张志敏秘书长分享新冠防治经验
延续疫情防治主题,流派传承分会副会长何春梅教授作“蒙医方舱的建立和救治经验分享”专题演讲,系统介绍了2022 年 10 月以来,以蒙医治疗为主的方舱搭建及救治经验,科学总结了入舱标准、应急药物设备、转运设施、医患协同管理、合理医护轮岗制度、医院患者管理系统等方舱建设经验。并对蒙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经验做了系统总结与分享,以传统蒙医“粘疫”理论为基础,对不同发病进程患者提出针对性疗法与处方,介绍了蒙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不同成方与适用原则,总结了群体通治疗、主症治疗、个体辨证施治、体质分层康复、全阶段心身疗法等蒙医治疗特色经验,取得全舱“零转重”的卓越疗效,是民族医药介入新冠肺炎疫情治疗的优秀模板,积累了宝贵的蒙医药抗疫经验。
何春梅副会长作蒙医方舱的建立和救治经验分享专题分享
(三)理论研究进展
针对西北地域性疾病诊治,新疆医科大学姜德教授系统介绍了西北燥证诊治研究历史脉络,从西北地理气候、生活方式、临床经验等多方面背景出发,介绍了“西北燥证”方域性疾病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系统解读了“西北燥证”的内涵、病因、证候类型及病程发展以及科学诊断方案,统计相关伴随 8 类常见疾病共 29 种,对常见病与西北燥证相兼的临床情况提出证兼病治法原则,同时,综合新疆特色民族疗法如哈萨克医学等与中医相结合,对临床病证兼治总结了宝贵经验。
姜德教授分享“西北燥证诊治研究历史脉络”
张诗军会长作脾虚内环境促进肝癌发生发展机理研究专题汇报,与与会专家分享脾虚与肝癌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阐释了脾虚内环境对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重要影响,结合具体临床案例总结中医脾虚干预治疗对肝癌术后康复与抑制病程发展与综合治疗的重要作用。
张诗军会长分享脾虚内环境促进肝癌发生发展机理研究
(四)流派挖掘整理与传承经验
针对流派传承、整理,陈秀华副会长分享“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创新与推广应用经验,在阴阳互济通调和畅学术思想指导下,岭南陈氏针法五代传承人创建“岭南陈氏飞针法”、“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法”与“岭南陈氏导气法”岭南陈氏针法体系,通过工作室建设、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平台推广、科研成果、宣传科普等综合方式,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海内外取得重要影响,也使得岭南陈氏针法也成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陈秀华副会长分享“岭南陈氏针法”学术流派的传承创新与推广应用经验
同时,流派传承分会 2022 年理事会议顺利举行,就分会新入会会员及学组建设等事项进行表决讨论,规划 2023年度工作计划。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流派传承分会 2023 年度工作计划
在全体理事会议结束后,分会秘书处认真研读总会指示,综合理事会议探讨成果,研究 2023 年度工作计划。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领导下,流派传承分会将继续组织团结全国中医药民族医药各专科领域及流派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积极传承推广现有流派,重点挖掘、规范、整理新流派,积极发掘尚未发表或未广为人知的中医药民族医药经验,做好挖掘后的传承工作,包括继续教育、专家共识、师徒传承、社会推广等工作,促进民族医药学术进步。
一、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分会现已吸纳藏、蒙、苗、壮、畲、黎医药等多种民族医药专家,将进一步开展中医药与民族医药地区交流和临床经验分享,按照学科分类开展专科特色经验总结工作,创新融合民族医药经验。
二、在学组框架下逐步推进专家共识。分会现已确立流派学说、特色技术两个学组,在学组专家组建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流派发掘、技术标准的整理工作,推动标准项目立项与实施,认真落实专家共识——指南申报——标准建设三步走战略。
三、加强成果遴选、推荐与转化。依托学术会议、继续教育培训等形式,开展优秀学术成果挖掘、推荐与发表。同时开展产业化建设与合作,推动民族医药产业化、市场化,将更多优秀成果转化、应用,吸纳更多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平台共建。
四、完善组织建设。遵循总会章程,在会长、秘书长的统一领导下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工作机制;副会长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所分担的任务,积极动员理事会全体成员,落实总会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