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统正骨分会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4-14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统正骨分会

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

北国的风光,虽然依旧天高气爽,我们的学术年会,还是未能相聚共谈。过去的两年,新冠疫情给世界人民带来史无前例的灾难,我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受到及其严重的阻力和影响。但是,对于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统分会来讲,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升华。

一,传统正骨(包氏正骨)学科,已成功冠名进入大学课堂。这是我们秉持慧根,守正传承追梦千年的成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对民族传统医学的拯救、传承、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科学,医学的进步和飞跃。

二,创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医药(传统正骨术)项目的教育,培训,临床实践基地。面积2600㎡,投资几百万的传统正骨-包氏正骨蒙医医院。此医院揭牌仪式上,传统正骨分会秘书长刘玉玮代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讲话;她说:“包氏正骨蒙医医院的开业是民族医药领域里的盛事,传统正骨在祖国医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乃至世界具有广泛而深渊的影响。蒙医传统正骨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的价值和作用获得了国家认定和保护。包氏正骨蒙医医院的建立,为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统正骨学创造了累积和经验,为民服务的空间和平台,要把目光聚集到疗效上,让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重大疾病疑难杂症面前取得突破”。

三,传统正骨分会,作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单位挂牌。

四,传统正骨分会是个在祖国科学医学领域内,能充分发挥特色优势,能创新趋动,能务实研究,能向尖端技术进军的团队。如:包金山国医大师工作室的包斯琴,阿其拉图在其传承中做出突出贡献。如:我们的副会长广西的张文捷;西藏的扎西·茨任;新疆的阿克木江;宁夏的张金栋;吉林的刘钟华;内蒙的斯琴巴特尔,特木尔巴根;国际蒙医医院的巴虎山、敖其尔巴图正向传统正骨的奥秘进军。中国科学院北京望京医院的王朝鲁;传统正骨发源地的胡达来,包占宏守住阵地,在传承发展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说,全国各省,各民族医学的领军人物组成的传统正骨分会,正以强大的生命力,砥砺前行,不负重托,完成使命。

五,包斯琴,包占宏出版发行了60万字的著作《中国蒙医整骨按摩术》,为传统正骨医学的推进在理论基础方面可供参考。

六,传统正骨分会,从会长包金山到各副会长及各理事们都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论坛,并积极发表论文。

2023年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统正骨分会工作计划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一,组建分会学组(1)传承工作研究小组:包斯琴、王朝鲁(2)临床工作研究小组:张文捷、扎西·茨仁(3)创新工作研究小组:巴虎山、阿其拉图。

二,传统正骨分会领导班子(各副会长),拟定在6月到四川省成都市军区八一骨科医院开展年度学习交流活动。

三,传承工作研究小组包斯琴带领团队创新开展传统正骨(包氏正骨)点穴位疗法,以安全绿色手法解决广大患者的病痛。

四,传统正骨分会的包氏正骨学科,在2023年继续开展大学课堂教学,并接纳应届毕业学生到我们的临床基地学习规培。

五,2023年9月准备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召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统正骨分会学术暨传统正骨分会第四届学术高峰论坛”。

六,传统正骨分会学术年会主要内容;

1,总结2023年度学术工作,讨论学组建设问题。研究学会下一年度学术具有代表性核心价值的技术推广问题等,并商定下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将会议纪要报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2,传统正骨分会秘书处,在学术年会之前向学会理事会成员征集论文,并在会议之前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选,对优秀论文,在年会上给予奖励。

3,对本次论坛中的优秀论坛稿给予奖励,并推荐到中国民族医学学会刊物及网站开展宣传活动。

4,召开传统正骨分会会长会议(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专题研究“传统正骨学”的传承与发展。

5,参观西藏藏医医院和布达拉宫,进一步了解神圣神秘的藏教文化医学。



2022年12月29日


学会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