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疗法分会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4-14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内蒙古卫健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蒙古蒙医药学会等的领导和指导下,中国民族药学会外治疗法分会严格执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分会管理办法》、《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分会学组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切实履行分会职能,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各会员致力认真钻研疗法、提升医学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在全体分会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分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工作如下:

1.完善组织结构,加强学组建设

在2021年11月6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外治疗法分会理事会议上,选举通过的3个学组,蒙医组:蒙医药药浴疗法,藏医组:脑缺血、缺氧用谷物药物治疗法,壮医组:壮医药物竹罐疗法。

蒙医学组组长、副会长旭仁其木格团队申报的“蒙医溪敏(五花)药浴诊疗技术规范及其RA疗效评价研究”获2022年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撰写的论文“蒙医(药浴)治疗图莱病心得体会”发表在2022年《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蒙医学组组长、副会长乌云团队系统整理、搜集、挖掘了皮肤病蒙医外治疗法,首次在21世纪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蒙医学专业教材《蒙医皮肤病学》中系统的写入了皮肤病蒙医外治法。2022年10月25日,乌云教授团队申报的“蒙医传统外治疗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技术”项目经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遴选推荐,经审核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在平台予以展示。

2022年11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承办的为期14天的“2022年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示范和推广国际培训班”上我分会副会长李凤珍主任向越南、马来西亚、老挝等东盟国家的42名学员讲授壮医学基础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提升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诊疗技术的临床服务能力,促进民族医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2.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抗击疫情

2022年区内外疫情此起彼伏,我分会多名医护人员参与了医院派出的医疗队赴区内外支援,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力量。在呼和浩特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亮剑”方舱,接管了水岸小镇第三方舱医院,辩证应用蒙医药治疗,在缓解症状,缩短转阴时间等方面发挥了蒙医药的特色优势。同时全区各级蒙医医院,包括包头、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蒙医院等医疗队都参与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救治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蒙医药人的力量。新疆、西藏藏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等地区我分会常务理事、理事以傣、藏、壮医药等提供了特色的抗疫方案,对本省区的抗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积极申报继续教育项目,完成了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工作

我分会副会长乌云、旭仁其木格等申报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常务理事吴凤兰等申报了自治区级继续教育项目。   

由我分会理事敖其尔牵头,赛音朝克图、格日乐、姚哈斯、白桂荣参与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蒙医特色针法培训班》的会议于2022年2月以线上形式举办,共70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班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结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了蒙医特色针法的详细讲解,提高了学员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水平,授予学员4学分。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风湿病科李凤珍主任举办了全国名中医黄汉儒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承暨2022年区级继续教育项目风湿病壮医诊治进展与骆芡(骨关节炎)壮医诊疗方案培训班。本次培训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班授课,线上点击率4000多人,扩大了壮医风湿病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壮医适宜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造福广大患者。

4.参加学会会议情况

1.2022年7月13日,分会会长姚哈斯、秘书长乌兰图雅、学组组长李凤珍等参加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优势病种诊疗专家共识的指导意见会议。

2.2022年10月19日,分会会长姚哈斯和秘书长乌兰图雅参加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关于召开少数民族医药标准化相关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姚哈斯汇报了我分会关于团体标准制定的情况说明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3.2022年12月17日,分会会长姚哈斯和秘书长乌兰图雅参加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3届6次理事会。

5. 稳步推进科研,积极申报新项目    

被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立项的课题《蒙药哈如拉齐熏蒸法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蒙药苏格木勒-3结合艾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神厥穴外敷水蛭冷膏对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常规的影响》均已完成研究,已发表论文,进入结题阶段。

在2023年度的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中我分会理事积极撰写申报书,已递交学会。

6.制定指南,完成团体标准

我分会会长姚哈斯主任牵头制定的指南《尼古仁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蒙医临床诊疗指南》及常务理事吴凤兰主任牵头完成的指南《瑟布赫病(痤疮)临床诊疗指南》已报送至总会等待发布。

由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五疗康复科牵头制定的《蒙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通过评审立项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团体标准。

二、2023年工作计划

    1. 认真筹备完成换届会议

    原计划2022年9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外治疗法分会换届选举会议,因疫情影响推迟到2023年4-5月份举行。将继续秉承各民族优秀外治疗法互学互补、共同进步的理念,以抢掘好、保护好、传承好民族外治疗法为宗旨,充分发挥分会作用、履行分会职责、遵守学会规定,做好2023年度学术换届会议。会议主题:标准化、规范化为向导、守正创新提高服务能力。主要内容:产生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并与其他民族医共同探讨外治疗法的特色、特点、技术技能以及操作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本次换届争取吸纳更多的从事外治疗法的少数民族医加入我们分会,使分会不断壮大。为提升学术活动质量,会议设主论坛和分论坛。主论坛为中医、民族医外治疗法技术技能及操作规范专题学术讲座。分论坛为颈肩腰腿痛典型案例分析和专科优势病种特色诊疗方法青年论坛。并进行分会各学组之间外治疗法专业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民族医诊疗技术,增加民族医之间的交流,促进中医、民族医传承、创新和发展。

2.大力发展学组,围绕学组开展学术活动

外治疗法分会在2023年的换届会议上增设新的学组及亚组,各民族医要积极申报学组和亚组,成立的学组要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推动各民族医药的传承发展。今后分会要大力发展学组,分会工作要结合学组工作开展,这也是我们分会今后工作的重点。

3.办好学术会议,提升学术活动质量

认真组织召开学术会议,学术活动围绕各民族医药挖掘整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要针对解决关键问题、难点问题、提高临床疗效问题;邀请资深专家做报告,要有学组报告,选择学组已结题的科研项目进行成果交流。

4.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及科技著作奖

各学组围绕各自的学术领域积极申报科研课题,以学组确定的学术方向认真开展科学研究,总结科研成果,积极申报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奖,   

4.推动标准规范相关工作

按照学会下发的《2022年度考核评估改进建议书》中对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并按学会下发的《关于申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团体标准(规范)项目的通知》,积极组织申报标准、指南、规范、方案及优势病种多民族医诊疗专家共识等。认真做好优势病种诊疗指南、制定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开展民族医技术整理、挖掘等工作,研究解决学科方面的重点难题,进一步促进理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各民族乃至全球百姓。

                                  外治疗法分会

                                   2022.12.29


学会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