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成立会议 暨2015中医民族医脾胃病学术交流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7-10-16

2015867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在广西南宁召开脾胃病分会成立会议暨2015中医民族医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86日晚9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许志仁会长主持召开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预备会,经理事会投票选举,产生了由全国中医、民族医有较大影响的脾胃病专家组成的理事会及其负责人。

国医大师李济仁和李振华为名誉会长,江苏省中医院原院长刘沈林为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唐旭东为执行会长,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谢胜和江苏省中医院沈洪教授为常务副会长,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卞兆祥、青海省藏医院万玛太、山南地区藏医院白张、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蒋栓柱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叶永安等32人为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郭朋兼任秘书长,王风云、周晓玲、白光、戴路明、田旭东和周素芳为副秘书长,新疆库尔勒市维吾尔医医院阿布都外力.依米提、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多吉、阚士宇、李艳和李郑生等144人为常务理事,欧桂、呼春、俄尖、傅晓丹和吴春华等377人为理事。

成立大会于87日上午8时举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许志仁会长、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崔咏梅、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名中医陆金根教授、江苏省中医院原院长刘沈林、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唐旭东、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黄贵华和党委书记李敏智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中医、民族医从事脾胃病领域科研、教学、临床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代表30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脾胃病分会常务副会长谢胜主持。唐农校长、黄贵华院长和唐旭东院长先后致辞。与会领导在致辞中指出民族医药是民族地区群众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民族医药临床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方法不断增加,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广西民族医药包括壮医药、瑶医药、苗医药等,各民族医药又有丰富的诊疗技法与验方,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的成立,集纳了包括蒙医、藏医等在内的优秀民族医药人才资源,各种民族医药综合利用、优势互补,将会不断推进民族医药在脾胃病学术和诊疗方面的发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脾胃病分会的成立,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对脾胃病专科学术多年来发展和创新的充分肯定,分会将不断创新学术体系,活跃学术氛围,为各民族医药单位和各民族医药人才搭建平台,为各民族医药发展创造条件,提高临床医疗水平,为民众健康服务,推动脾胃病专科发展与创新。

许志仁会长宣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成立批文,并为脾胃病分会负责人和常务理事、理事代表颁发证书。

许志仁会长从脾胃病分会的定位、信心、目标、道路、工作方针和任务六个方面部署了分会工作。

大会同时进行了学术交流。崔咏梅、陆金根、刘沈林、唐旭东、王垂杰、谢胜、沈洪、张声生、李军祥、魏玮、肖冰、姜海行、卞兆祥、杨晋翔、刘凤斌和蒋栓柱分别作了《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学术流派》、《徐景藩先生对我的临症启迪》、《董建华“通降论”学术思想整理》、《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治疗慢性胃病经验》、《基于对四象脾土“以枢调枢”的认识探讨中医外治疗法的应用》、《腹泻(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证理法方药述要》、《痞证(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症状重叠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辨证论治》、《胃痛(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现代诊治研究进展》、《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中西医研究进展》、《蓝激光(LASEREO)内镜系统及其诊断消化道早癌的运用》、《ERCP联合EUS在诊断恶性单管狭窄病因中的作用》、《便秘的现代诊治研究进展》、《腹痛(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刘凤斌教授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经验》和《蒙古民族生活习俗与疾病的预防》的专题讲座。

 

 


学会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