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期调养食谱

发布时间:2012-12-28

    月经期间,抵抗力下降,情绪易波动,有的人可出现食欲差、腰酸、疲劳等症状。因月经失血,尤其是月经过多者,每次月经都会使血液的主要成分血浆蛋白、钾、铁、钙、镁等丢失。因此在月经干净后1~5日内,应补充蛋白质、矿物质及补血的食品。选用既有美容、又有补血活血作用的食品和中药,如牛奶、鸡蛋、鸽蛋、鹌鹑蛋、牛肉、羊肉、猪胰、芡实、菠菜、樱桃、桂圆肉、荔枝肉、胡萝卜、苹果、当归、红花、桃花、熟地、黄精等。   

    月经期间,还应补充一些有利于“经水之行”的食品,如羊肉、鸡肉、红枣、豆腐皮、苹果、薏苡仁、牛奶、红糖、益母草、当归、桂圆等温补食品。有食欲差、腰痛等症状时,饮食宜选用营养丰富、健脾开胃、易消化的食品、如大枣、面条、薏苡仁粥等。为保持营养平衡,应同时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以新鲜为主,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且营养破坏较少。   


 
  月经期的饮食宜忌   
 
    月经是成年女子的正常生理现象,但月经来潮期间,机体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抵抗力降低,情绪容易波动、烦燥、焦虑等。因月经失血,使体内的铁元素丢失较多,尤其是月经过多者。因此,月经期除了避免过分劳累,保持精神愉快外,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宜忌。   
 
  (1)忌生冷,宜温热   

    祖国医学认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滞。月经期如食生冷,一则伤脾胃碍消化,二则易损伤人体阳气,易生内寒,寒气凝滞,可使血运行不畅,造成经血过少,甚至痛经。即使在酷暑盛夏季节,月经期也不宜吃冰淇淋及其它冷饮。饮食以温热为宜有利于血运畅通。在冬季还可以适当吃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牛肉、鸡肉、桂圆、枸杞子等。   
 
  (2)忌酸辣,宜清淡   
 
    月经期常可使人感到非常疲劳,消化功能减弱,食欲欠佳。为保持营养的需要,饮食应以新鲜为宜。新鲜食物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而且营养破坏较少,污染也小。月经期的饮食在食物制作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吃或不吃油炸、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和辛辣刺激引起经血量过多。   

 

常用药膳如下:
月季花冲黄酒
原料:月季花15克,黄酒100毫升,红糖少许。
制作:将月季花晒干研末加少许红糖放碗内,冲入黄酒。
用法: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活血调经。治月经不调。
方解:月季花:甘,温。入肝经。活血调经,消肿解毒,治月经不调,经来腹痛。红糖:甘,温。益气补脾,缓急止痛。黄酒:辛,温。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而发散。
禁忌:热邪者勿宜。
病案举例:许某某,女,30岁,芷江镇十万坪人。逢经期腹痛,伴汗多半年余,经服中西药未见好转。后来镇医院求治于笔者,遂嘱其按上方治疗而愈。
(江银燕提供)

 

坤草煮鸡蛋
原料:坤草(益母草)50克,鸡蛋3个
制作:将坤草和鸡蛋置瓦罐内,加水适量煮熟后再将打损煮5分钟。
用法:日1剂。顿服。用药汤送服鸡蛋。
功效:活血调经止带。治产后腹痛,恶露不下。
方解:坤草(益母草):辛,苦,凉。入心包、肝经。能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等。鸡蛋:甘,平。滋阴润燥。
禁忌:阴虚血少者忌服。
(江银燕提供)

 

艾叶坤草粥
原料:干艾叶10克,坤草(益母草)10克,糯米80克,红糖50克。
制作:将艾叶,坤草洗净置瓦罐内,加水适量。煎汁两次,过滤取汁,加入糯米熬成稠粥,再加入红糖煮片刻和匀。
用法:日1剂。早、晚饭前温服。(注:月经过后3天服,月经来前3天停)
功效:活血调经,温精养血。治妇女月经不调。
方解:艾叶:苦辛,温。入脾、肝、肾经。功能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本草汇言》:“艾叶,暖血温经。行气开郁之药也。开关窍,醒一切沉涸陈伏匿内闭诸疾。” 坤草(益母草):辛,苦,凉。入心包、肝经。能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瘀血腹痛。《本草正》:“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女人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号。”红糖:甘。糯米:甘,温。补中益气。
禁忌:阴虚血少者忌服。
病案举例:杨某某,女,24岁,住芷江镇大垅坪村,经期腹痛6月,求治于笔者,服上方15天,经期正常,无腹痛。
(周建军提供)

 

河蚌红糖饮
原料:河蚌肉约250克,红糖100克。
制作:将活河蚌放入盆内,用清水养5-7天,每天换水1-2次,排尽蚌内污物后,将活蚌清洗干净,盆器洗干净,将活蚌重新放入盆内,加放少量水,入红糖调匀,喂河蚌,4-6小时后取出活蚌打破取出活蚌打破取肉,用碗装好并将喂蚌的糖水纳入碗内,置锅内隔水蒸熟。用法: 日1剂。顿服(或分二次服完)连服七天。
功效:清热,滋阴,活血祛瘀。治血崩、带下。
方解:河蚌肉(蚌肉):甘咸,寒。入肝、肾经。功能清热,滋阴,明目,解毒。治烦热,消渴,血崩,带下,痔痿,目赤,湿疹,肝热,肾衰。红糖(赤沙糖):甘,温。入肝、脾、胃经。功能补中缓肝,活血和瘀。治虚羸血痢。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病案举例:申某,女,35岁时患血崩数年,各方医治无效,后按上方服用七天即愈。现年92岁,仍健康如常,还能料理家务事。
(曾尚东提供)